凌寻风收拾了下自己的情绪,时刻提醒着自己难得再活一世,她可不能再因男人而死。
特别是在这等级森严的古代,稍有不慎,怕是会步入那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她自己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还债,还债的同时再经营着自己的小本生意。
现如今,她早已不再如刚开局般食不果腹,日日清汤寡水。反之,因为卖奶茶,她已经慢慢赚取了第一桶金。
虽说扣去还那文老爷的债务,以及合的分红等,再加上备用经营成本,所剩可挪用资金不多,但起码总比身无分文来得强些。
她预想着等还完那李北书的债务,自己或许也可以盘个小店铺,那时才算得真正有个归宿。
一想到此,她又似打了鸡血般,将装满石螺的箩筐提到厨房中,准备干起活来。
钱进宝此时早已在厨房外的石磨处磨起了米浆。许是昨日刚拜了师的缘故,钱进宝今日干活更加卖力了。
“师傅,早。”
钱进宝见凌寻风进来,憨笑着打起了招呼。
“辛苦小宝这般早磨这米浆了。”
凌寻风嘴角微微扬起。与此同时,她将晨间捡来的石螺倒于清水盆中,以便这些田螺吐泥。
随后,她又进入厨房中清洗好猪骨头,准备熬些汤做那粿条汤汤底。
做好这些后,她起身走到钱进宝旁,见这米浆已有不少,“小宝,我且先舀些米浆,好替李公子准备早膳。”
“师傅,您尽管舀去,不够再同小宝说。”
钱进宝一大清早便来磨这米浆了,他知师傅早去摸那石螺,本来想着自告奋勇,奈何自己分身乏术,也只得尽力将眼前事做好。
凌寻风舀了些米浆加入适量清水兑好,随后烧火,将大锅中的水煮沸。她在簸箕上刷了些油,再舀入米浆,放于锅中蒸熟。
做这粿条与昨日那肠粉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在于皮厚程度以及是否加了馅料。
见盖子冒出了烟气,她便将簸箕抬出放置一旁放凉,随后又在另一处簸箕上刷油,舀了些米浆,左右摇摆,待米浆将这簸箕全部覆盖铺满后,再将簸箕放入锅中继续蒸着。
一旁的簸箕放凉了些,她缓缓地将这层由米浆蒸熟的粿条皮慢慢撕开,使其脱离那簸箕,最后将这层皮折叠起来,放置空的簸箕中。
如此反复操,她终于将那些粿条皮堆了不少。
钱进宝此时已将米浆磨好,便上赶着来帮凌寻风,“师傅,这是何吃法?”
“制成粿条,好做那粿条汤。”
凌寻风说罢,便照着此前操,指导着钱进宝。
这钱进宝倒也是个机灵聪明的小伙,一学便会。未多久,他便接过了凌寻风手中担子,好让凌寻风歇息会。
只是凌寻风才休息了一会,便又急急忙忙去准备那粿条汤配菜。
见厨房中有新鲜的猪杂——瘦肉、粉肠、猪肝、猪舌、猪心等,她便准备做个猪杂粿条汤。
本来想做那牛肉丸粿条汤的,奈何这古代黄牛耕,不可随意杀之食之,她也只得就此罢。
不过也无妨,她日后还可做那猪肉丸,也好补了这遗憾。
“小风姐姐,今日是准备做何好吃的?”
李文清那清脆的声音为这沉闷的厨房增添了不少活力。
“李姑娘,今日准备做个猪杂粿条汤。”
凌寻风正切着那些猪杂,见李文清那讨喜模样,难得笑了笑。
她望向门外,今日只有李文清一人前来这厨房,也未见其他人前来。她不知是应松一口气,庆幸不用再尴尬面对那李北书,还又是应当是其他心情?
她内心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情绪。
所以,她到底在期待些什么?
“小风姐姐,我去过北书哥哥院中了,见他正在习剑,似乎情绪有些不佳,我便自己前来了。”
李文清并不知那李北书晨间同凌寻风去捡了石螺,若是知道,估计便不会这般和颜悦色了罢?
“哦。”
凌寻风敷衍地应了一声,她似乎知道些答案了,那李北书也许正在发泄着心中情绪。
“所以我来厨房看看小风姐姐今日做何美食,北书哥哥向来最爱吃喝,说不定今日食物能令他心情好转。”
李文清并未注意到凌寻风那异样的语气,反倒兴奋地继续说着。
凌寻风将切好的猪杂腌制好后,便去切那放凉的粿条皮。
李文清见她将这粿条皮切成细长条,不免捧场道:“小风姐姐,你可真厉害,我在京城中,还从未吃过这些新奇玩意。没想到这米浆用处可真大,除了做那肠粉,还能做这粿条。”
“世间美食可是穷尽不得的,明日我准备用这米浆做那爽滑劲道的米粉出来,想来李姑娘也定会喜欢上的。”
凌寻风笑了笑。
这李文清此前虽是一副刁蛮任性模样,但内心却是单纯善良。凌寻风同她待在一起,总能感受到些童真的乐趣。
她将这些准备妥当,便起锅烧油,准备炸些蒜末,这炸蒜末也算得上是做粿条汤的灵魂之处了。
蒜头过了一遍油,这蒜香味便瞬间扑鼻而来,弥漫着整个厨房。
凌寻风见那骨头汤也熬制得差不多了,便着手开煮这粿条汤。
她先将粿条过了一遍沸水后,另起小锅,在锅中舀入骨头汤,再放入腌制好的猪杂煮熟、调味,随后将此倒入早已装在碗中的粿条中,最后撒上些蒜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