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流小说【feichailiu.com】第一时间更新《血族特案组》最新章节。
这次出外勤的人分成两个组分别进行走访调查,其中一组由林冬亲自带队,主要任务是弄清楚红楼——也就是互助会组织的据点——内部的人员结构。
考虑到深入目标据点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林冬原本打算自己和唐喆学进去的,让何兰在外面接应。但是何兰死活不同意,她说血猎组织提供的情报说该组织成员里面存在血族,林冬进去容易打草惊蛇。
别看何兰是个女孩子,胆子却不是一般的大,她抓起马尾辫往头顶上一拧,拧成个利落的丸子头,冲林冬甜甜一笑:“林队你就放心吧,我跟唐哥进去不会轻举妄动,我们就是进行正常的人口普查,对方不会怀疑的。”
唐喆学闻言从兜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两个盖了区政府公章的“人口普查员”的证件牌,分了一个给何兰。两人把牌子挂在脖子上,唐喆学还拍了拍胸口,那意思是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林冬上下打量眼前又高又壮的青年,脸上的笑容自信又阳光,对上那双满含期待的眼睛,他只好点头同意,还不往嘱咐两人:“相互照应,如果发现不对劲就给我发信号。”
林冬拨通何兰的手机,让她保持通话状态,何兰掏出蓝牙耳机戴上,试了试通话效果,冲林冬比了个ok的手势,便拉着唐喆学去敲院门。
林冬站躲在一棵树后面,通过电话实时监听两名组员的动态,毕竟是组员第一次独立出外勤,他多少有些不放心。不过,听了不一会儿他就放下心来,两个人的表现都超出了林冬的预期。
两人的状态很松弛,唐喆学询问很有技巧,套话套得很自然;何兰善于运用女性的亲和力,博得被走访对象的好感和信任,语言行为都能契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块儿干侦查的料。
林冬满意地从树后面钻出来,戴了一顶宽檐渔夫帽顺着林间小路往红楼方向走。作为一名血族,林冬是不太喜欢顶着大太阳外出的,可是为了查案子,也只能将自己暴露在阳光下。
他像个村里的闲汉一样顺着院墙慢慢溜达,看似无所事事般闲逛,其实心里正默默对两个组员的工作进行评判打分。
作为一名优秀的部门领导,林冬对下属自有一套评分标准,谁做得好、谁做不好,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方岳坤曾经对林冬说过,当领导要学会知人善用,而知人善用首要的是知人。要知道什么?人品、德行、性格、执行力、抗压力。要怎么知道?相处、交流、观察、倾听,要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这都是前辈领导传授的经验之谈。
林冬师从方岳坤、于欣烈,学的不仅是刑侦业务,更多的是将帅之能。尤其是方岳坤可以算得上林冬跻身仕途的领路人。早在林冬在出入境处实习那会儿,老方就看出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学习能力强,业务能力出众,有头脑有思想,礼貌周到,谦虚谨慎,待人接物处处透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稳重。
短短数月的实习期,方岳坤教了林冬许多,实习结束以后,两人依旧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年初的时候,听说林冬主动申请回隆阳市局筹建特案组,方岳坤开心了大半宿。被打扰休息的方夫人骂他,“死老头子大半夜的不睡觉,滚来滚去像条蛆。”
————————
唐喆学和何兰的走访都很顺利,林冬也在绕圈溜达的时候,重点标注了几处可以埋伏、适合突入的位置。接到胡文治的电话,他们便到农场外的小饭店与另一组人碰头。
辛苦了一上午的众人吃了一顿好的,一个个撑得肚皮溜圆,都夸林队出手大方。林冬眯了眯眼睛,笑着接受了大家的恭维,对他来说,花一点小钱收买人心简直不要太划算。
考虑到下午还要继续开展工作,大家也不着急回局里,林冬和胡文治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小饭店楼上的茶坊开了个包间,一方面是把上午走访调查的情况给彼此通个气,另一方面也可以打个盹儿休息一会儿。
八月正午的阳光被窗帘隔绝在包间之外,何兰和欧健分别靠坐在沙发两边的扶手打瞌睡,姑娘仰躺着睡着的样子依然恬静;欧健怀里抱着那个道具公文包,那动作像是抱着个玩偶或者抱枕,可能这就是他的睡眠习惯。
岳林嫌皮沙发坐着不透气,直接把一块儿坐垫往沙发地上一铺,屁股往地上一坐,俯身趴在茶几上就闭上眼睛。侧着脑袋枕在交叠的胳膊上,一侧脸颊被挤变形,他的嘴巴微微张着,沿着嘴角滑下的口水印子反着光。
老胡嫌弃包间里的椅子坐着不舒服,让服务员给他搬了一张单人沙发。布艺沙发很轻,一个人就能搬动,相应的质量肯定不好。白胖的中年男人一坐上去,就听见沙发骨架发出吱嘎吱嘎两声惨嚎,他撇撇嘴,只要没被坐塌就行。
此刻老胡上半身窝在沙发里,两只脚搁在茶几边沿,睡姿十分非常很不讲究。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鼾声,林冬一手拿着警务终端,一手翻看人口信息登记表,逐一核对红楼的人员信息。
唐喆学坐在茶桌边摆弄手机,摆弄一会儿就抬眼瞅瞅身旁的林冬,就见他的组长端坐在桌前,腰背挺直,低头垂眸,正十分专注的做事。
那只好看的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在自己拿回来的人员登记表上写写画画,还对其中几页纸做了重点标记。这就说明这些登记表是有价值的,唐喆学心里喜滋滋的,觉得这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一种肯定。
侦查员走访调查收集到的线索并不一定全都有用,他们往往需要做大量的情报搜集,再对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研判,最终可能找到一条两条有用的线索。
更多的时候,他们做的其实都是无用功。
林冬正在人口信息系统里面比对李光明的活动轨迹,就觉得一道探究的目光在自己脸上扫来扫去。
本打算不搭理对方,可是那道目光实在灼人,他在笔记本写下李光明最近一条出行记录,便抬起头盯着唐喆学,那意思是你干嘛?
唐喆学没想到组长突然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着自己,心里莫名慌乱,他有些手足无措地放下手机,迎着林冬的视线跟对方大眼瞪小眼。
林冬也不说话,就那么似笑非笑地看着眼前的青年,直到他憋不住开口:“组长,你看着我干嘛?”
林冬在心里嗤笑一声,你小子还挺会倒打一耙,问我看你干嘛?看你为啥像狗盯骨头一样盯着我呗!
“你中午不休息?”
“啊?哦,没午睡的习惯。”
“下午还要继续走访,你好歹歇一会儿,别一直盯着手机刷短视频。”
唐喆学挠挠头,“你怎么知道我在刷短视频?”因为怕打扰林冬工作,特定把手机调成了静音。
林冬一挑眉,“你的手指上下滑动的间隙是一分钟到一分半分钟,停留时间较长的页面,你会有点击的动作。怎么,在网上看美女跳舞?漂亮的还给点赞?”
唐喆学张了张嘴,想夸林冬敏锐——你明明在做自己的事情,还能注意到我的小动作?可是不知怎的,他觉得另一件事更重要,更需要澄清:“我没看美女跳舞,我在看健身主播的训练计划。”
说罢,他把手机解锁递到林冬面前,那期待又真诚的眼神把林冬逗乐了,便顺着他的意思瞟了一眼手机屏幕,哟,这小子打开的是关注列表,一水儿的健身博主。
见林冬没什么反应,唐喆学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想要进一步解释:“其实我……”
“你睡一会儿吧,下午我还要安排你干重要的事。”说罢,林冬便不再搭理他,继续忙着手里的活。
唐喆学想说其实我对美女跳舞不感兴趣,但是林冬已经开始工作了,他只能悻悻地收起手机,学着岳林的样子,趴在桌上闭眼休息。
就很像被主人冷落的大狗,有点委屈。
没有了时不时骚扰自己的目光,林冬的注意力全都放到了对嫌疑人信息的分析研判之上。
李光明,穗城人,现年三十九岁,大学本科文化,毕业于穗城大学金融专业。大学期间他认识了一个同校的血族留学生,大三的时候成为了这名血族留学生的血仆。
李光明原本是希望得到这名留学生的初拥,成为一名真正的血族,但是这名留学生只是把他当成移动血包,根本不愿意给于他初拥。
李光明因为此事对这名留学生也就是他的“主人”心生不满,多次上门找对方麻烦,最后那个留学生报警了。
上述关于李光过往经历明的记录正是源于这次报警的相关笔录。
林冬点进入报警记录查看详情,看罢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个血族留学生还挺遵纪守法的。
留学生跟警察说,按照血族的规矩,他是可以对自己的血仆进行“管理”和“处置”的。在他的国家和美洲某些地区,如果血仆违逆主人在先,比如背叛、攻击、伤害主人,主人伤害甚至杀死血仆都是合法的。
但是他现在是一名在我国留学的学生,自然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所以他在遭受李光明的骚扰时选择报警。他声称自己并没有对李光明做出过任何承诺,李光明让自己吸血是自愿的,不存在引诱或者欺骗。
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尚早,当地警方也没有处理过这样的事情,最后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进行调解,最后以留学生补偿李光明一笔钱作为了结。
除了这一次的报警记录,李光明就没有再出现于警方的视野里,直到这一次的邪丨教案件牵扯到这个人。
林冬试着在网上搜索“隆阳市血液病患者互助小组”,没想到还真在慈善总会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这个组织的备案记录。
这个互助小组登记的性质为公益组织,组织负责人确实就是眼前这个李光明,登记的身份信息和照片都与之相符合。
明面上,这个组织创办的主旨是为支持血液病治疗的科学研究,为血液病患者提供资金、药物、护理方面的志愿援助。暗地里,他们却跟血液病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典型。
手里只有一台警务终端,林冬也查不到更多的消息。他闭了闭酸涩的双眼,后悔出门太急,忘了带上眼药水。
林冬熄灭手机屏幕揣回兜里,抬手揉了揉僵硬的脖子,靠在椅背上长吁了一口气。才靠上去,就被直挺挺的椅背硌得后背和脖子疼,他只好认命地直起腰,继续吐槽这个包间的内饰一言难尽。
他四下环顾一圈,见大家都睡得挺香,干脆也卸下领导包袱往桌子上一趴,跟唐喆学头对头一起睡会儿。
作者有话要说:
狗子:组长你看我干嘛?林冬:谁看谁是狗。
天才一秒记住【废柴流小说】地址:feichaili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