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废柴流小说】地址:feichailiu.com
家里实在乱,一看就知道平常很少打扫……往常都是奶奶的活。
谁成想突遭变故,老路前脚进监狱,后脚要债的堵上了门,老太太一个激动,人就倒了,要不是抢救及时,这会儿怕已经不在了。
不能再依靠奶奶了,成天躲在房里对着电脑消沉的原身,也没心思拾掇,要不是大伯娘实在看不过眼,一点儿面子也不留,对着原身当头一顿批,这家里啊,怕不早就成垃圾堆了。
将堆积小半个客厅的纸壳箱——多数是原身之前网购的快递包装,还有一些是用来装牛奶水果等——一个个压瘪了捆扎,你想了想,抱着份量不轻的这堆硬纸壳,送到了大伯娘家。
村里三不五时有收废品的,像这样的纸箱攒多一些,也能卖上几十块钱。
大伯娘惯会持家,爱攒纸壳箱和瓶子瓶盖。
你将“废品”送到她家,果然不但没被嫌弃,还招得大伯娘一个大笑脸,她嘴里啧啧称奇,不敢相信你什么时候这么勤快了?
她把你夸了一顿,说:“你大爷今个闲了,在做豆腐,回头你拿个盆,装一些家去。”
你“哎”了声答应着。
做豆腐是路家祖传的老手艺,这活儿太辛苦,宗族里没几家再做了。
路大伯也是年纪大了,儿女成家,田也交给村里集中对外承包,平常就在蟹塘和邻镇的国营农场打零工,没零工时不愿闲着,这才重拾手艺,用自家种的黄豆,压上几板豆腐……现在有了“村村通”公路,骑个小三轮,上街买卖方便得很,好歹赚个烟酒钱。
没停留,你跟大娘告辞,往家走去。
好几分钟的路。
你家住得接着“圩里”,左右没靠得太近的邻居。
桃林村所处的白鹭圩,据说清朝前是一片大湖,后来围湖造田,不断有人到此定居,就成了今天的“圩”。
桃林村的人家,多沿着圩埂聚居,往后是集中的菜地,菜地隔着横向的抗旱沟和抗旱道,便是连片的几千亩的水田。于是下田干活,常常就说是“下圩”。
圩区水网密布,河沟划出村与村之间的界线。村内各个生产队,也被一条条平行纵向的抗旱沟隔开。
你家就坐落在横向抗旱沟前。
这一块以前是死水塘,建房子的时候给填了,于是挺大的一片地,都被箍进了院子,老路说,要搞个小花园呢……也是一贯的动嘴不动手。
还是勤快又能干的奶奶,一把年纪了,费好大功夫把地整好,弄成一个菜畦。
菜畦之间栽了桂花与柿子。
“吱呀”“吱呀”是院门被推开的声音。
菜畦如今没人整理,荒着长了各色野草。正中是一条水泥路,起了一些青苔,直连着楼房大门。
靠着大门右侧,是格格不入的一座小平房——厨房。
村里家家户户大多保留着大锅灶,就算用得越来越少了,赶着有人做客或逢年过节的一大家子团聚,还是大锅用起来方便。你家自也不例外。楼房不方便修大锅灶,这不,就单独弄了个十平的屋子。
厨房门口搭着防晒板,有一个水泥修的洗菜池,通了自来水,平常用它洗东西最是方便,不担心将屋里弄得湿哒哒的。
拧开水龙头,你洗着手、抹了把脸,刚刚打扫弄得一头脸的灰。
楼上楼下有三层,加上一个小厨房……累得你够呛。
得亏“路白”年轻力强,平常有锻炼,虽然为人懒散吧,但他有些自恋,很在意外在的形象,跑步啊健身的一直没落下,体力不错。
也还好有吸尘器。杂七杂八的收拾齐整了,真正清扫起来也很快。
你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满足。
开门窗,通风换气。
走到后门口,看到汪洋一片水田,你不自觉顿住了:以抗旱道为起始,往“圩里”延展一里路,这一片拢共200亩,正是你家承包的田……
小石板桥跨过抗旱沟,你走到田头。
水田现而今是“水塘”了。
当初为了养毛蟹,这200亩的田都重新修整过,水田太浅,所以挖深成塘。
——也是为什么老村长说,现在改去种稻是来不及的。两百亩田重新整回原样,要废不少的人力和时间,那时再撒秧,怕已经过了时节。
最关键的是,招人得花钱,村里的人工便宜,但工钱习惯了日结,这一趟弄完了,至少一万打底……老路家什么情况,谁不知道,估摸着招人也没人愿意干。
“小白,拿些鱼家去。”
是三哥提着个鱼篓子。
你好奇地走过去,看到鱼篓子里活蹦乱跳的,起码有十多条鲫鱼。
“哪弄的?”
“横沟里网捞的。”
三哥说,“家里没什么人了,鱼都没人管,养得又肥又呆。老头不是在做豆腐嘛,我寻思着摸几条鱼,炖一锅汤吃起来多爽。”
罢了,他催促你回家拿器具装鱼。
在水乡,鱼是最不稀罕的东西,尤其鲫鱼不值钱。你便也没故客气,拿着水桶,倒了些清水,装上四五条的鱼,条条得有七八两重。
“等会儿没事,帮我搭把手。”
三哥走了几步又回头。
“好。”
没问是什么忙,反正家里都收拾了一遍,你一时确实想不到该干嘛。
原来是摘香椿头。
“好家伙,矮的能吃的都给薅光了。”
三哥说,“之前在城里菜市场买菜,看到有卖香椿头的,馋得很,一问价格,妈.的,五十五!抢钱呢!”
你站在树下,仰头看着三哥灵敏地爬上树。
这种老香椿树一棵棵长得特别高,用竹竿子打都很难够到几根嫰枝。且这个月份,香椿头大多老了,很难寻到新鲜发芽的。
好在香椿树多,三哥艺也是高人胆大,一手够着树干,一手提着镰刀。
你按照他的吩咐,捡起打落在地上的嫰枝。
一股很明显的、刺激的古怪气味。不由得皱了皱鼻子。
真的好吃吗?
哪怕“路白”爱吃香椿,也在很早前你就知道这种食材的存在,翻翻存储脑海里的知识,甚至“记录”过菜谱……一闻到这味,不亲口尝一尝,还是难以想象。
“喏,你抓一把带回去。”
三哥很大方,他笑,“我老娘说你今晚在家自己做饭了?会做吗?”
显然“路白”不通厨艺的事,大家都有所耳闻。
“没问题的……”你说着,有点不太确定,“应该。我记……过很多菜谱。”
三哥没嘲笑你“纸上谈兵”的言论:“简单得很,我们老路家祖传的会做饭。”
就说嫁到邻镇的大姐吧,村里有办大事的,常常找她掌厨。
你顿时信心满满。
忙了一下午,这时候天黑得也还算早,正是时候做晚饭了。
一边“搜索”着菜谱,一边翻看冰箱里的存货。
双门大冰箱看着豪华气派,里头只有一瓶没吃完的辣椒酱,和一袋开了口结了块的红糖。
又把厨房里的大小柜子倒腾一遍,好歹找到半袋米、几把面,还有几个鸡蛋。
洗了电饭锅,正要淘米,发现白米粒间爬满了黑色的小虫。
好像叫……蛘子?
你犹豫着,虽然不怕虫子,但也不确定人吃了这米,会不会有问题。
“晓得怎么做吗?”
大伯娘端着一瓷盆的嫩豆腐,看你发呆,忍不住操起了心。
小说推荐:《肝到厨神才算开始》《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国医》【异度荒尘小说网】【齐齐读】《疫病之上》《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我在古代搞文娱》【退婚流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