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锅的份量多着呢,嬷嬷不跟着多吃一碗,留到夜里就腥了,菜叶子也黄了,放不住的。”
萧鸣笙才劝两句,卢妈妈便又说鱼汤是好东西,郡主该多吃些。
“我的饭量,顶多也就吃一大碗。多了积食,再用药去解,到时这鱼还没补上,反而是损了身子。”
卢妈妈眼眶发热,郡主总是有这样多的理由。
阿草和袁志也一道看着她。她算是萧家下人里的主心骨,如果她不跟着主子一道吃,他们两个小的,自然没脸跟着。
萧家的大木桌难得坐满了四人。虽是浅浅坐了半张凳子,总算是在一处吃饭了。
这副身子,萧鸣笙晓得轻重,不敢造作,用了一碗,再多喝了小半碗的汤。新鲜的鲫鱼,配了豆腐,用的还是山上来的清泉,鲜美异常。
鲫鱼刺多,她还特意交代了阿草小心些吃。
杂鱼汤口味清淡,另调了辣酱,阿草和袁志吃得一头的汗,他们饭量大,光是吃这道杂鱼锅,也不顶饱。
幸好卢妈妈早就预备了一团面,原想着用红薯梗煮一锅清水面。
眼下,阿草喜滋滋捧着锅回去,添了满满一勺水,把切好的面条放进去。
轮到袁志给她烧火,阿草握着锅铲,好不得意,“大哥,看我给你煮的面,一定好——”
袁志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吃了鱼,可不能乱说话。”
“嘻嘻……我知道,我是脑子忘了些事,又不傻不笨……”
灶膛的火苗,重新燃了起来。烟囱也不疾不徐吐着炊烟,袅袅升空去。
萧鸣笙站在廊下消食,看远山与夕阳,山色远近浓淡各不相同,如在画境。
*
自梅花坞那宗失踪案子了结,崔明端已有几日没出城。
萧鸣笙无甚波澜,每日晨起吐纳打拳,就盼着养好身子。
只是苦了卢妈妈,往院门的方向看了不知回,看久了尚且要自言自语:“也不知今日大人会不会过来?”
天一天天凉了,萧鸣笙已经换了身厚实些的衣裳。
几盆免遭油锅的菊花凌霜而开,好不艳丽,枝条里还藏有数朵花蕾。
萧鸣笙恰好走过,卢妈妈却过分细心,让阿草扶着出去走走,生怕触景伤情。
卢妈妈做得过分显眼,但没明说,萧鸣笙也乐得糊涂。崔大人来不来,那是他的事。他们二人,除了那一纸婚约,原也是没有交集的。
此处山好水好,等她身子再养些日子,另谋些事,岂不快活?
山中清静,一道哒哒的脚步声便异常惹人注目。
“姑娘姑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可巧了,来的人是包子。他年纪小,走路是连跑带跳的,衣衫沾了草籽和露水,也毫不在意。
“你早早上山来,定是个大好事吧?”萧鸣笙也乐得去哄个少年郎。
“嘻嘻……”包子笑得灿烂,连额头的汗也来不及去擦一擦,“我是来告诉姑娘买炭的事。我四叔一直在山里面,昨日我跟阿爹特意进山去找。他说姑娘家要多少炭都有,价格也可以让一让。毕竟姑娘家近,又不用进城去。就是昨夜时辰太晚了,才没来跟姑娘说……”
“好啊,那真是多谢你了。”
“嘻嘻……我能给姑娘办事,爹娘都说是我的福气好。姑娘看看,这果子……你吃么?甜的。”
包子又变戏法似的,从袖兜里摸出东西来。他的手不甚大,险些兜不住那两个红彤彤的果子。
好生眼熟。
她第一次出门,桂贤嫂嫂就是送了两个山苹果。
卢妈妈和袁志都不放心那果子,萧鸣笙自己也惜命。任由它们搁在灶房的角落里,最后也不知去了何处。
包子也知她是金贵人,手脚并用解释着:“这果子是我昨日进山摘的,上头的柄还是鲜的……不过只摘到这两个……”
要不然他能直接吃一个,让姑娘放心。
“山苹果么?上回桂贤嫂嫂也送了,我吃了,甜的很,你放心,我们郡……”
“咳咳……”
阿草的快言快语终是被萧鸣笙的咳嗽声打断了,“这果子稀罕,嫂嫂那两个莫不是也是你送的?”
被转了话题,包子暗淡的眼又神采飞扬,“是啊,那是我送给妹妹吃的,没想到婶婶送给姑娘了啊……”
东西送了出去,包子又抿了嘴,状似无意往她们身后瞥了眼,说了句等等,又一溜烟跑了。
萧鸣笙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包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个柳条笼子,里头的东西在灵活扭动。
“姑娘,你家是养蛇的,应该不怕泥鳅。这泥鳅,也送你吃。秋天的泥鳅不太肥,但也好吃。”他叭叭说了一通,才又想起阿娘的交代——姑娘是金贵人,送果子就成,可别乱说话,也不许拿她家的东西。
他眨眨眼,干巴巴补上一句:“姑娘吃不了这个,可以给大哥烤了配酒吃。“
萧鸣笙才要接那笼子,谁知袁志已经接了过去,也和包子一样,干巴巴道了一声谢。
果子和泥鳅都送了出去,炭的事也说了,包子又蹦蹦跳跳下山回家去了。
袁志拎着东西,护送着主子回去用早饭,一向是沉默寡言的人,也突然开口:“山下的田,大半是上好的水田,藏着泥鳅。那小子年纪小,却是个会来事的。有一日我要进城去,他上前来问,沟里的泥鳅能去捉么?那年主子还没将地租出去,地也荒着,好像有不少的货。他还晓得捉了一笼子送我……”
袁志在家不怎么说话,阿草说几句,他都不一定能蹦出俩字。眼下,事无巨细回禀,不过是要安萧鸣笙的心。
“是了,包子灵透,如果能给他行个方便,也是给我们自己方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