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咸宁七年
乌云罩月,夜雨淅淅。
兆京城的悦昇客栈外,两排府兵列队以待。
栈内灯火燃燃,兵卫上下进出,发出阵阵的踏步声。
“出来!出来!”,外面有人大力叩门,震得门板霍霍作响。
任知宜猛地惊醒,望着窗外黑黑的人影,心跳漏了一瞬。
“小姐,出什么事了?”宝珠揉着惺忪睡眼。
“我去看看!”任知宜披衣下床。
房门打开,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的兵卫,黑衣劲袍,腰间别着柄刀。
他上下打量了她们主仆二人一眼,口气生硬:“打哪儿来的?”
任知宜镇定下来,伸手递上路引。
路引上的“灵州”二字让兵卫稍感意外。
灵州地处大胤西南边境,与兆京城相隔千里,这两个姑娘看着柔弱,竟然是从灵州而来。
“从灵州到京城,你们走的陆路?”
任知宜缓缓道:“不敢走陆路,大部分时候都是乘舟顺水,走了半月有余,直到昨日才抵。”
兵卫朝着房间里面觑了一眼,房间不过方寸之地,仅一床一柜,看不出什么异常。
任知宜心下一松,正要关门。
“等等!”
突如其来的厉声响起,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黑色披风挂着水滴,剑鞘透出肃肃光寒,他的腰间别着一枚玄色令牌,正中是个“南”字。
南衙监门卫!
掌管京城大半守卫的南衙,如今在大胤朝堂上可谓炙手可热。
任知宜心中一跳,掩下眸中不满,和言道:“大人,还有什么事吗?”
严风也不答话,径直跨入房间,锐利的双眸环视四周。
“大人你……”,任知宜见他骤然闯入,吓了一跳。
严风的眼神在她们二人身上逡巡片刻,漫不经心地问道:“刚才听见姑娘说从灵州而来,不知姑娘此次只身赴京,所为何事?”
任知宜温言回道:“家父乃灵州长史任平,我此次来兆京,是代家父前来恭贺刘府尹大寿之喜。”
借着烛火的光,严风看清楚任知宜的模样,十七八岁的年纪,一袭青玉色襦裙,肌肤冷白,姿仪清雅,一看就是官家出身的小姐。
兆京府尹刘明扬明日寿宴,请了不少京中官宦勋贵,严风自己也同样收到了帖子。
严风瞳眸微缩,缓缓问道:“令尊为何不亲自前来?”
任知宜目露愕然:“大人应知,地方官非诏不得入京……”
她话未说完,戛然顿住。她突然明白,这位南衙监门卫大人并非不知,而是在故意试探于她!
任知宜秀眉轻蹙。
严风感受到她因为被冒犯而隐忍的怒气,反倒神色稍霁。
这才是一个官家小姐该有的反应。
灵州千里之遥,料想应该与那件事没什么关系!
严风敛了周身的冷意,与她闲话家常起来:“灵州虽不繁华,城西有家酒铺的茶尾酒却很是香醇,让本将一直怀念得紧……”
任知宜淡淡应道:“大人许是记错了!那茶尾酒是城东十风酒铺的招牌!”
“是吗?”严风随意应道,突然身形一转,猛地打开立柜的门。
因为用力太大,一件女子贴身小衣掉落出来,上面绣着一团洁白的玉兰花。
任知宜花容失色,冲到立柜前慌忙遮挡,又羞又恼:“大人这是在做什么?”
“本将奉命搜查!”严风面色不改,“职责所在!”
“将军要搜东西,说一声便是!何必如此!”任知宜气得双唇轻颤,赌气似的将立柜中的衣物尽数拿了出来,“我们二人的东西尽在此处!你想搜就搜吧!”
严风纹丝不动,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空荡荡的立柜。
此时,一个兵卫跑过来,小声道:“衙内有急事!”
严风神色一凛,留下一句“打扰了”,接着转身离去。
客栈外响起马鸣嘶声。
透过窗棂的缝隙,她瞥见严风跳上骏马,消失在夜色之中。
任知宜长舒了一口气,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手心一片濡湿。
“出来吧。”
宝珠掀开屋顶的一块木板,上方露出一片狭长空道,仅半尺的高度,刚好能容纳一人趴在里面,应是多年前这房子的主人用来存粮食的地方。
一位穿着青绿色胡裙的姑娘从里面钻了出来,散乱的发髻垂在胸前,脖颈和手臂上都是淤伤,脚踝还在流血。
任知宜面沉如水,“你究竟是什么人?居然惊动到南衙监门卫!”
“我,我……”,姑娘颤着双唇,慌张地看着她们。
她身上穿着胡舞纱裙,薄如蝉翼,周身若隐若现,胸前露着大片的雪肤。
“算了!”任知宜绷着脸,“我并不想知道,你速速离开。”
“外面全是官兵,我实在没地方可去,求姑娘再收留一夜!”姑娘倏地跪在地上,眼泪刷刷直流。
“小姐……”,宝珠眼巴巴地看着她。
“闭嘴!”任知宜怒极,狠狠地睕了宝珠一眼:“你忘了我们来京城是做什么的!什么样的麻烦你都敢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