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流小说

第164章 疙瘩

寡欢太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废柴流小说feichaili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砰砰砰!”

急而促的敲门声,把赵氏吵醒。

她揉一揉眼睛,回过神时,脸色立刻变得十分不自然。

家里没了男人,赵氏近半年来,甚至不怎么出门。

平日里,家中所需,都是开国公府派人送来。

除此之外,赵氏就很少能见着外人。

“谁呀!”

赵氏叫了一声,声音不大。

外头没有回应,依旧是急促的敲门声。

赵氏急忙吹灭刚刚点起的灯,稍稍有了点光亮的屋子里,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赵氏抱紧宁儿,不敢出声,只敢小声的嘀咕,“太平盛世的,谁敢随便闯到别人的家里。”

赵宁儿眨着大眼睛,贴在母亲的耳边,“母亲,是不是爹爹回来了。”

一句话,点醒了赵氏。

她蹑手蹑脚的凑到门口,借着微弱的油灯,透过门缝,小声发问,“谁呀。”

“我。”

赵氏脸上一喜,拿开门栓,把门打开,“当家的,你咋这时候回来呢。

这大晚上的,也能让你们进城?”

赵思礼笑道,“大军要进,谁敢拦着。

若是不给进,永昌侯咋能放过他,说不定还能打城。

再说了,今儿城门的值守,是常二爷家的人,咋能不给永昌侯开门呢。”

这是一句玩笑话,蓝玉当然不敢打城。

若是边城,倒也罢了。

可这是京城,再怎么的,蓝玉也不敢在这儿放肆。

但蓝玉之前,征讨西南回京时,也是硬要直接进城。

如此目中无人,即便是赵思礼,也是略有耳闻。

只是,朱元璋一直不闻不问。

赵思礼不明白,为何朱元璋这样放纵蓝玉。

说完,赵思礼把门推开,嗅一嗅鼻子,“有吃的没。”

“军中,不管饭咋的。”

赵氏刚刚还沉浸在赵思礼回家的喜悦之中,恰恰才注意到赵思礼的腿,失声尖叫,“你腿咋了,走之前不是只瘸一条吗,这咋打一次仗,两条腿都瘸了呢。”

赵思礼摆摆手,“声音小些,这打仗哪有不受伤的。”

手里捧着一碗自家的米饭,赵思礼心里头踏实多了。

随军半年多,吃的最多的就是烧饼。可说起为啥打仗,为的不就是自家能吃上白面大米嘛。

“我可告诉你,临走前,吴王许了我爵位。

到时候啊,咱们再生个儿子。

要是吴王再给个恩典,许我传个三代。

祖宗保佑,赶明儿啊,咱们得回去给祖坟烧烧香。”

赵氏笑道,“你那祖坟在哪儿呢,都找不着,烧香有什么用。

再说了,那么多人,凭啥就给你封这个爵位。”

正要说一句时,门外巷口,亮起火把。

赵思礼警觉起来,把手中的碗放在地上,筷子担在碗上,“你先进屋,我去瞧瞧咋回事。

大半夜的,到底是什么人来了。”

到了门口,就要探头出去时,与常森撞在一起,“常三爷!”

常森点一点头,先进了院子里。

四下看一看,微微的皱眉,“东西收了,三爷来了,别让三爷看到这些胡乱玩意儿。

旁的我管不着,三爷的眼睛,绝不能被污了。”

一边答应,赵思礼一边收拾东西,心里头却犯起了嘀咕:今儿是怎么了,怎么来来回回那么多的人。

从进城起,五城兵马司的戒严。

已近子时,但大街上可是不少。

到处都能看到飞鱼服,或是那些手持弯刀的大都督府。

在回家时,穿着五城兵马司的衣服,赵思礼也被处处的盘查。

“三爷,您请进来吧。”

常森在门口招呼了一声。

朱允熥顺势进来,一眼看到赵思礼,余光瞥向旁边发亮的堂屋,“宁儿睡了嘛,这么晚孤到你家来,别扰了你们的好梦。”

赵思礼只得陪笑,“殿下您能到臣家里来,是臣的福分。”

只是,说完这话,赵思礼脸色变得古怪。

哪有大晚上到别人家里,先问别人姑娘的。

即使这么想,赵思礼也不敢问。

朱允熥走上几步,一脸的认真,“明儿,孤要在京城奉旨慰军。

你们俩,都跟在孤身边。

这次慰军,主要是对燕王,你们不必太过上心。”

“还有,赵思礼,孤要和皇爷爷请旨,给你一个伯爵。

受爵之后,你跟秦王去高丽。

打今儿起,驻防高丽,你为副。”

“不必你过去打仗,孤的那些叔叔们,也用不到你。到了高丽,你只管吃喝玩乐。

军中之事,也不必你去操心。

你去高丽,就是一条,跟在孤的叔叔们身边。

朝廷换人,你也不走。”

“除非,是有新的旨意过来。”

说话间,朱允熥把脸凑到赵思礼跟前,小声说着,“记得,你是谁的人。

于国,你为大明。

于私,你是孤派去的。

徐增寿和燕王走的很近,皇爷爷索性罢了他的官。”

“徐增寿不死,是因为他爹是大明魏国公。

而你,若是走徐增寿的老路,可没人能救的了你。

别想着,常家能在必要时,帮你一把。

你若真走了徐增寿的老路,常家也就离死不远了。”

说完,朱允熥站直了腰,声音变大,“到了高丽,可别给孤丢脸。”

赵思礼早就已经是天旋地转,双腿发软。

一件亵衣,一件甲衣。

后背已经是,被冷汗浸湿。

“臣,知道了”

朱允熥满意的点点头,“一次战功,是伯爵。

再往后,你就是侯。

放心去吧,你的家人,孤会好好替你照顾的。”

转过身,朱允熥的脸,重新变得冰冷。

目光,直勾勾的盯着趴在墙上的锦衣卫。

从朱元璋开始准备由藩王驻守高丽时,朱允熥就意识到,当初将赵思礼放在朱棣身边的决策,十分的正确。

同时的,朱允熥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身边。

为何百官们,都害怕朱元璋。

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一言一行,总能毫无保留,都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因此,朱允熥知道,在任何地方,有一个自己的耳目,很是重要。

而且,赵思礼的作用,完全不限于此。

一个大头兵出身,朱允熥压根没指望赵思礼真的能看出什么。

但赵思礼,他就是一个疙瘩,能够一直扎在朱棣的心里的疙瘩。

正如,徐家兄弟于朱允炆一样。

:()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

新书推荐

非洲帝国明风万里汉室可兴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晋枭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回到明朝当太子重生明末当皇帝汉家日月贼三国宗明天下无赖帝师虚拟战线江东幼虎千年军国异域人生娶个毛妹当老婆异域纵横记大唐国妖从来没有的帝国大明之帝国再起淘宝大明大汉昌邑王大唐西域少年行大国崛起1857大明至圣最终反击混在蜀汉当皇帝宦海风流五代十国一儒生乌衣天下樱花下的血刀乱世妖娆王宣和画卷战国修罗传三国之帝统天下明末第一强藩猎明大明公侯唐时归